花儿的语言艺术
作者: 屈文焜  年份期号: 2016- 刊名: 宁夏社会科学 关键词: 朱门酒肉臭 独特感受 个人感受 感情共鸣 人民口头创作 语言美 你我 语言艺术 乐府诗 新乐府 
描述:花儿是宁夏、甘肃、青海等地各族人民口头创作的一部“诗经”。它不仅具有高超的思想性和艺术性,同时也具有人文科学的多种学术价值。本文试就其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个重要因素——语言艺术,作一点简要论述和介绍。
“花儿”中的方言语法结构及一些虚词使用问题的探讨
作者: 刘凯    年份期号: 2016- 刊名: 青海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关键词: 结构助词 甘肃临夏 句尾 “把”字句 次方言 疑问代词 句法结构 人称代词 青海方言 花儿集 
描述:“花儿”是群众的口头文学,它靠歌唱进行创作和流传。它使用的是活在群众嘴上的口语,唱的时候用的都是各地的方言。我省“花儿”所使用的语言,总的来说属于以西宁话为基础的青海方言。但在民和、循化、同仁等地,又不能不受甘肃临夏、兰州方言的影响.西北次方言区中的西宁话、临夏话、兰州话是比较接近的,除语音上稍有不同外,在语法、词汇等方面的差别不大.
临夏“花儿”艺术性的考察研究
作者: 郗慧民    年份期号: 2016- 刊名: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关键词: 艺术构思 流传范围 客观景物 西北高原 赋比兴 考察研究 艺术质量 西吉 化隆 艺术形象 
描述:这是一篇运用人们不大采用的方法,从人们不大习惯的角度研究临夏“花儿”歌词的艺术性的文章。我们打算从一首首临夏“花儿”作品入手,通过对它们艺术表现得失的考察,来探讨临夏“花儿”发展和创作的艺术方面的某些规律。临夏“花儿”是西北高原两大派“花儿”中的一派,其流传范围比另派“花儿”为广,包括甘肃的临夏、东乡、和政、康乐、永靖、皋兰、广河,青海的民和、乐都、湟中、湟源、互助、大通、循化、化隆和宁夏的西吉、海源、固原、同心等地,要对这些地区的所有“花
试论“花儿”中的“比”、“兴”、“赋”
作者: 任丽璋  刘凯    年份期号: 2016- 刊名: 青海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关键词: 高山望 在河之洲 民歌手 姚际恒 上去高山望平川 诗经通论 诗歌创作 小说故事 艺术语言 十五国风 
描述:“比”、“兴”、“赋”是自《诗经》十五国风始,我国历代民歌都加以继承和发扬的三种艺术表现方法。这三种表现方法,是从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民歌创作中总结出来的,反转来它又无形地指导和影响着我国历代的民歌和文人诗歌创作。历代的民歌手和诗人,运用这些方法,为我们写(唱)出了难以数计的瑰丽诗篇。在青海、甘肃、宁夏、新疆四省区广为流传的民歌——“花儿”,对“比”、“兴”、“赋”这
论“花儿”的旋法特点及艺术规律
作者: 张谷密  年份期号: 2016- 刊名: 音乐研究 关键词: 角音 民歌小调 花园里 民间音乐 旋律线 五声音阶 音列 旋法 艺术规律 民间歌曲 
描述:“花儿”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优秀的民间歌曲,但它在祖国民间音乐的百花园里大放异彩,却是在我国建国以后,是在党的阳光雨露滋润之下,才使这朵瑰丽的花儿芬芳吐艳,香飘万里,受到全国亿万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赞赏。“花儿”是一种高亢而抒情的山歌,流传在青海、甘肃、宁夏的广大地区,地方色彩十分
“花儿”溯源
作者: 柯杨  年份期号: 2016- 刊名: 兰州大学学报 关键词: 产生年代 明初 张亚雄 中国音乐史 花儿会 榆中 西凉伎 民族民间音乐 松鸣岩 花儿集 
描述:“花儿”是流行于甘、青、宁三省区的一种民歌,深受汉、回、土、东乡、保安、撒拉等六个民族人民的喜爱。对于这种民歌的大规模搜集与研究,开始于三十年代,以甘肃榆中张亚雄先生的《花儿集》为代表。解放以来,“花儿”的搜集整理工作成绩显著,研究论文也时有披露,这两方面,以青海、甘肃的工作搞得最好。尤其是近年来对
“花儿”与《诗经·国风》
作者: 李文实  年份期号: 2016- 刊名: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关键词: 关雎 用韵 青年男女 诗歌作品 隰有苌楚 野曲 六义 《诗经·国风》 句中韵 邶风 
描述:青海和甘肃南部一带,很早就流行着一种民歌,叫做“花儿”或“少年”。对于它的这种名称的由来,一般都不太清楚。这种民歌,原来流行于青年男女之间,其内容完全是表达男女青年之间的恋情和往来的。其中男方被称为“少年”,而女方则被称为“花儿”。到了后来,这种互相之间的称谓,便成为这类民歌的代称。合之则为山歌野曲,分之则为“花儿”与“少年”,两者实际上是一种民歌,只是其内容各有所偏重而已。
“花儿”语言艺术三题
作者: 齐安    年份期号: 2016- 刊名: 甘肃理论学刊 关键词: 结构助词 西北地区 时态助词 明初 青年男女 “把”字句 方言词汇 语言艺术 语法作用 重叠形式 
描述:“花儿”是产生于甘肃、青海,流传于甘、青、新、宁等地的一种西北地区民间文学特产。她产生的时代,虽尚无确论,但在明初就有流传则已被考证确实。从那时算来,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了。她流传的范围,就地域而言,遍及西北数省;就民族而言,有回、汉、撒拉、东乡、保安、藏、裕固、土族等。影响越来越大。究其原因,除了她所反映表达的都是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,青年男女真挚的爱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,对美
洮岷花儿与藏族民歌
作者: 谈士杰  年份期号: 2016- 刊名: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关键词: 藏汉语 衬词 青年男女 单音 藏族民歌 尼玛 人民的智慧 土登 句型结构 拉伊 
描述:一、名称和起源探奥 洮岷“花儿”(以下简称花儿)是流传于甘肃洮岷地区的一种山歌,其主要内容是表达青年男女之间爱情的。岷县人不叫“花儿”而叫hur似乎是“花”与“儿”复合拼读后构成的单音组合。这一称谓值得深思,很可能是藏族拉伊中的衬词“若化”一词被汉化的结果,或由它演变而成的。 “花儿”源于何时?目前众说纷纭。据一些研究者的见解,大致倾向于明代。 藏族民歌“拉伊”是藏族民歌中的一种。“拉”是山的意思,“伊”是歌的意思,合起来叫山歌。藏族民歌历史悠久,正如雪康·土登尼玛所说:“西藏的历史有多
“河湟花儿”的音乐特色
作者: 马甘    年份期号: 2016- 刊名: 青海师专学报 关键词: 音乐特色 衬词 白莲花 艺术舞台 上去高山望平川 艺术生命力 民族民间音乐 生动鲜明 河湟花儿 爬山歌 
描述:“花儿”,亦名“少年”,是流行在青海、甘肃、宁夏、等西北省区的一种民歌。它象陕北的“信天游”,内蒙古的“爬山歌”一样,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生命力,深深扎根在大西北广阔的土壤中。它的发展年代久远,早已打破了地域和民族的界线,为西北地区汉、回、土、撒拉、保安、东乡、裕固等七个民族群众所喜听乐唱,成为他们共同的心声。近年来“花儿令”已与戏剧、舞蹈、电影等形式结合,如舞蹈《花儿与少年》;歌剧《向阳川》、《应征途上》和电影《黄河飞渡》、《白莲花》等等,搬上了艺术舞台,深受全国人民所喜爱。“花儿”的特点是形式短小活泼,内容丰富多彩,形象生动鲜明,语言简练明确 ,并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。
< 1 2
Rss订阅